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粮油知识

粮油安全小常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08 字体:[ ]

1 地沟油

地沟油是质量、卫生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羰基价、丙二醛、AFB1 等指标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一般分为3 类[1]: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地沟油中的重金属、毒素(如丙烯醛)严重超标,过氧化值高于0.4%远远超过国家标准0.15%,长期摄入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致癌。

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一看:看透明度,看色泽。颜色发暗,比较混浊,且有沉淀物,低温易凝固的可能是地沟油。检测窍门一是给冰棍上倒上一点油,油很快凝固并附着在冰棍上,则很可能是地沟油做成的。窍门二是玻璃上倒上一点油,如果油流的很慢,则可能有问题。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磨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臭味的,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含地沟油的油炒菜不香,残油渣呈黑炭状。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查报告。

 

2、大米中的黄粒米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大米中含有黄粒米能不能食用?

稻谷脱壳碾白后为大米,正常大米一般为白色(还有紫大米、红大米等)。稻谷在收获期间,如遇高温多雨未能及时脱粒干燥,米质很容易被沤黄,加工的大米常带有黄粒米,严重时可使整批大米带有黄色。稻谷储存时间过长或因保管不善,也会使加工的大米带有黄粒米或使整批大米呈现黄色。黄粒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成色反应。

黄曲霉毒素B1是由黄曲霉菌等霉菌的有毒菌株在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肝毒性代谢产物,对人、畜有急性毒作用和诱发肝癌(抗癌产品,抗癌资讯)的作用。国家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允许量作了严格的限定。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即使储存较长时间,含有黄粒米的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几率仍很低,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几率更低。但如果保管不善,使粮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发霉,就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B1。

从上可知,黄粒米与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大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黄粒米的颜色与黄曲霉毒素B1没有必然的关系,黄粒米不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名词。

事实证明,“黄粒米就是黄曲霉毒素”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大米中虽含有少量黄粒米,只要符合标准规定就可以食用。

 

3、 大豆油中棕榈油如何鉴别?

取油脂20mL左右放入透明容器中,在冰箱中(1~9℃)放置12小时后进行观察,有一部分油脂凝固的,说明掺入了棕榈油。

 

4 大米为什么要抛光?有的抛光大米为何成了“毒大米”?

稻、谷经脱壳后成为糙米,糙米去除绝大部分皮层和一部分胚后成为大米。碾磨后大米米粒的表面还带有少量的糠粉,影响大米的外观品质、储存性和米饭的口感,所以需要通过“抛光”工序去掉这部分糠粉。

目前常用的抛光是湿法抛光,也就是在抛光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样可使胚乳和留存在米上的少量米糠的结合力减弱,有利于彻底碾去米糠,提高米的光洁度和抛光均匀度。但有些不法厂商为提高大米表面的光亮度,在抛光时不仅添加水,还非法添加矿物油,由于矿物油不能食用,一旦食用,轻则影响人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重则危及人的生命。所以,添加矿物油的大米变成“毒大米。

 

5、掺矿物油的“毒大米”如何鉴别?

用少量热水浸泡这种大米时,手捻之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可浮有油斑。另外仔细看,因上油抛光米颜色通常是不均匀的,仔细观察会发现米粒有一点浅黄。而也有一些陈化大米经过上油抛光处理后可达到真假难辨的效果,须借助化学手段予以鉴别。经过“易容改装”流入市场的低档变质大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常外包装上都不会写明厂址及生产日期,价格也会比正常大米低一些,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

 

6、面粉是否越白越好?

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当我们购买的面粉白得过分时,很可能是因为添加了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会使皮肤、黏膜产生炎症,长期食用过氧化苯甲酰超标的面粉会对人体肝脏、脑神经产生严重损害。卫生部等6部委联合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有关面粉(小麦粉)中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食品标准内容自行废止。

 

7、 如何知道食用植物油含水分?

用干燥洁净的小管,插取少许食用植物油脂,涂在易燃烧的纸片上,点燃,燃烧时产生油星四溅现象,并发出“叭叭”的爆炸声,说明水分含量高。

也可用钢勺取油少许,在炉火上加热,温度在150~160℃,如出现大量泡沫,又发出“吱吱”响声和油从锅内往外四溅的现象,说明水分含量高;加热后拨去油沫,观察油的颜色,若油色变深,有沉淀,说明杂质较多。

另外,植物油的水分含量如在0.4%以上,则浑浊不清,透明度差。可将食用植物油装

入1个透明玻璃瓶内,观察其透明度。

 

8 、怎样知道香油掺假?

纯香油呈淡红色或红中带黄,小磨香油颜色稍深,为棕红色透明油状液体。如果香油中掺入了其他食用植物油脂,则色泽发生变化。掺入菜子油呈深黄色;掺入棉子油呈黑红色;掺入精炼棉子油呈黄色。如香油中掺入米汤(上清液)类物质,则浑浊模糊不清并有沉淀物,且容易变质。

在阳光下看纯香油,清晰透明。掺入1.5%的凉水,在光照下呈不透明液体状;掺入

3.5%的凉水,香油会自动分层,容易沉淀变质;掺入猪油,加热后会发白;掺入菜子油,则颜色发青;掺入棉子油,加热时会粘锅;掺入米汤,会变浑浊,有沉淀。

用筷子蘸1滴香油,轻轻滴在平静的水面上(可用碗、盘或小盆盛清水)。纯香油会呈现出无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并有浓重的香油味,而掺假的香油会出现较厚的小油花,油花持续时间短,香油香味淡薄,并伴有其他油脂的异味。

还可将香油试样瓶放在-10℃冰箱内冷冻观察。纯香油在此温度下仍为液体,掺假的香油在此温度下开始凝固。

也可将香油试样少许倒入试管中,用力振荡后观察。纯正香油振荡后不起泡或只起少量泡沫,而且很快消失。

掺入花生油振荡后泡沫多,消失慢,泡沫呈白色;掺入精炼棉子油振荡后泡沫多,不易消失,用手掌蘸油摩擦,可闻到碱味;掺入大豆油振荡后出现淡黄色泡沫且不容易消失,用手掌蘸油摩擦,可闻到豆腥味;掺入菜子油振荡后出现泡沫消失慢,用手掌蘸油摩擦,可闻到辛辣味。

将油样滴于手心,用另一手掌用力摩擦,由于摩擦产热,油内芳香物质分子运动加速,香味容易扩散。如为香油,则有单纯浓重的香油香味。如掺入菜子油,则除有香油香味外还夹杂有菜子油的异味;如掺入棉子油,则摩擦后油的香味淡薄或不明显。此法简便易行,可靠性较强,适用于现场鉴别。